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8章 (96)有喜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那天回去时,谭央在前面走,走路时,眼泪崩了线似的噼里啪啦往下掉,她抬手去擦眼泪,这情形被走在她身后的毕庆堂全看在了眼里,可他没那个勇气去上前安慰她。

    曾经,他一个又一个的谎言,换来了今日,她一次又一次的失望。

    就在这一天,镇上药铺的牛掌柜慌忙收拾细软、带着家小,关了店门后,连夜离开同里,不知所踪。

    夜里,在房中,谭央一个人坐在煤油灯下,看着灯罩里扑朔迷离的光影,她觉得自己这并未衰老的生命,都已经随着这不断燃起又不断熄灭的光亮,一点点的,绝望到油尽灯枯。

    在小厅里的毕庆堂闷头喝着镇上自酿的黄酒,吴妈蹑手蹑脚的进来,看着桌上的空酒坛,她小心翼翼的好心劝道,“姑爷,天凉喝冷酒伤身体的,你这个喝法就更要不得了,你少喝些,不然我告诉小姐,她该心疼了。”毕庆堂听了她的话,拿酒碗的手一滞,阴沉着脸,心烦意乱的回答,“别去烦她。”吴妈有些困惑的将手里的木盆拿给他看,“那姑爷,你叫我煮的菱角煮好了,我给小姐送去吗?”

    毕庆堂侧脸看了看正在冒热气的菱角,若有所思的放下酒碗,“不用,先放我这儿吧。”

    次日清早天刚亮,谭央就独自上了乌篷船打算回上海,吴妈絮絮叨叨的在她耳边说,“怎么自己回去?又闹别扭了?也算是老夫老妻了,怎么还那么爱拿糖作醋的?”说着,她把两个大食盒放到船上,嘀咕着,“剥菱角,割坏了手,还以为,今天要在船上和你请功呢!”

    撑船的船夫拿长篙将船撑离了埠头,从门里冲出来的毕庆堂站在岸上,百般不甘的对着谭央喊,“小妹,是不是事到如今,我还说不是我,你也不会信了?”站在船头的谭央微闭上眼,有气无力的摇头。

    快下船时,谭央看见船舱里两个硕大的食盒有些困惑,打开盒盖,食盒上上下下装的满满的,都是剥好的菱角。

    剥完这样两大盒,总要一晚吧?谭央思及此处便辛酸无比的搂着食盒,抑制不住的哭了起来。

    什么叫悔之晚矣呢?就是不用现在做这么多,只要当初,少做那么一点点……

    毕庆堂在同里呆了两个来月,他的心思也全在这里,一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架势。待他再回上海时,才知道这段时间里,邹老先生出了大事。

    上海刚一沦陷,日本人就打起了邹老先生水泥厂的主意,厂子规模很大,水泥又是战时的稀缺资源,如此之大的实业还很难内迁。所以沦陷后,日本人盯紧了这块肥肉,一会儿要拿钱入股,一会儿又要给邹老先生伪政府的官做,邹老先生却是连眼皮都不抬,一副老骨头死扛的架势。

    入秋后,日本人终于没了耐性,索性在厂门口贴了告示,说要在月底派兵入驻,正式接管水泥厂。如此,日本人直接绕过了邹老先生,抢去了水泥厂。而邹老先生呢?即便是自己的厂子,他也一样没有选择、没有余地。

    那天傍晚,邹老先生站在贴告示的厂门旁,回望自己用半生心血经营起来的宏大产业,他老泪纵横的用文明棍敲着地面,心酸无比的慨叹,“民族将亡,国家不存,匹夫无能啊!辛苦攒下一辈子的基业,竟是替日寇为虎作伥!”

    下班的工人们看到这情形,无不悲怆动容,大家里三层外三层的把邹老先生围住,喊着,“老先生,我们明天不来上班!”“我们就是在家里穷死饿死,也不给日本人产水泥做军用工事!”邹老先生闻言颇受震动,他向众人深深鞠了一躬,一字一顿的说,“诸位同仁真是令邹某人汗颜了!”

    那天,邹老先生回到家遣散了四房家眷,夜里,手下人为他在几个厂房中放满了火油炸药。打发手下走后,邹老先生划燃了火柴,丢在厂房中最贵重的那台英国机器上,“走吧,都跟我走吧,咱们化成灰,也不能给日本人造水泥工事祸害自己的同胞啊!”说着,火柴落下,熊熊烈火随之腾的窜起……

    那个晚上,郊区水泥厂冲天的火光染红了一片天,震耳欲聋的炸药声响了大半宿。大火吞没了满头银发的邹老先生和他毕生的心血,与其一同化为灰烬的,还有几十年来,民族企业家的实业救国的宏图大梦。

    毕庆堂与邹老先生二十几年的交情,老先生的死令毕庆堂无比愤懑,他想起了陈叔,想起了方雅。时至今日他不得不承认,赵绫总挂在嘴边的那句“没有国,哪有家?”还是很有道理的。否则,铺天盖地的国难当头,你有再大的权势、再多的钱也终不能独善其身,更别说去庇护亲人朋友了。

    倘有一天,邹老先生的境遇也落到他毕庆堂的头上,他大概也会宁死都不苟且!只不过,要他毕庆堂死,没那么容易,真把他逼到绝路上,他死也要拉上全上海的日本人垫背!他恨恨的想。

    谭央回到上海后,还是一周两天的去毕公馆教女儿画画,和毕庆堂照面时,两个人便打声招呼,说几句有关孩子的闲话。谭央能明显感到他总是会带着不甘的欲言又止,可她却心中恹恹的,再没那个勇气去一探究竟,同里的两个月好像抽光了她所有的精气体力,她总是一身疲乏,连喘口气都觉得累。

    回上海一个多月后,谭央忽然有一个礼拜没去毕公馆,毕庆堂让言覃打电话去问,谭央只说医院病人太多,她累得厉害,过些日子再去。

    又挨过了小半个月,黄昏时,毕庆堂在楼上看见谭央坐着黄包车到了毕公馆的大门口。正是秋末冬初,树叶落尽,街景萧索,天气还未冷透,可谭央的身上却穿着隆冬时节才会上身的厚羊绒大衣。毕庆堂带着困惑的匆忙下楼去院里迎她。

    “怎么?感冒了吗?”“没有。”“那怎么穿得这么多?”“这几天天气变化大,怕感冒。”毕庆堂闻言哑然失笑,“你若是早知道这样爱惜自己倒好了,害得我跟着你操心了这么些年,”说着,他仔细端详她的脸,“怎么脸色不大好?”谭央听他这么问,竟一本正经的与他开起了玩笑,“许是这两天没擦粉吧?”毕庆堂见她先说起了笑话,一面往前走,一面心情大好的捧她道,“乱说,比你肤色好看的粉,还没做出来呢!哪能就被你买到了?”

    谭央既没跟着他走,也没接他的话,毕庆堂回头再看她,却见谭央正站在原地,若有所思的看着他,脸上,还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……

    之后几次,谭央再去毕公馆总是一脸惫色,毕庆堂不放心,便去问刘法祖,是不是医院的病人太多,谭央太辛苦。刘法祖却回答,最近医院的病人非但不多,谭央还把自己的病人分了一些给别人,应该是不会累到的。毕庆堂听后心中更是起了疑惑。

    初冬的晚上,室外寒风乍起,屋中却是温暖异常。谭央坐在沙发上教着女儿画画,这一天要画的是石榴,言覃认真的听母亲讲完后,便伏案画了起来。其间毕庆堂出去接了个电话,三五分钟的时间,再回来时,竟看见谭央靠在沙发上睡着了。

    毕庆堂见状连忙把女儿带出了房间,再回来时拿了条毛毯为她小心盖在身上。他无意间低头,碰巧望见谭央脚上的鞋,是双平跟鞋,她好像有些日子没穿高跟鞋了,毕庆堂心里合计着,电光火石之间,他倏的想起,以前曾有段时间,谭央也这么爱瞌睡,甚至于他们正与说着话的时候,她都会一下子睡过去。而那段日子,正是谭央怀着言覃的时候!

    毕庆堂轻手轻脚的关了灯,小心翼翼的坐在她旁边,在漆黑安静的房间里,他能清晰的听到自己的心“扑通”“扑通”不着边际的狂跳着。他不敢去想,他怕自己想偏了,想错了。那种由极喜到极悲,从满怀期待到一场空的境遇,他已不能再承受多一次了。

    就在这个时候,言覃正在自己的房中一丝不苟的画着母亲给留的题目——石榴,那是一种在中国古文化里象征着多子的东西……

    谭央再醒来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,女儿已经上床睡觉了,毕公馆里一派安宁,毕庆堂就坐在她身边,望着她笑,他的笑含着颇多的意思,叫谭央分解不透。“醒了?”谭央小声解释,“不知怎么就睡着了。”毕庆堂起身倒了杯热水给她,似是无心的说,“你这是着凉感冒了,前些天有个洋人给我瓶药,说是头疼脑热的吃两片就好,我去给你拿。”“别!不用,你别拿!不是感冒!再说药也不是浑吃的!”看着谭央语无伦次的回绝,毕庆堂的眸子立时一亮,随后,他别有深意的笑了。

    第二天上午一大早,毕庆堂就去了谭央的医院。刚从病房里出来的林稚菊看见站在走廊的毕庆堂,便笑着打招呼,“毕老板来了?央央应该在诊室里,您没见到她吗?”毕庆堂略点了点头,“我是来找你的,有些事情请教林大夫。”

    在林稚菊的办公室,坐下后,想了半天,毕庆堂才开口语焉不详的问,“林大夫你说,如果一个名气很大的妇科大夫都说了,说是不能再怀孩子,那,那还有可能再怀孕吗?”林稚菊将听诊器拿在手里折了两折,神情复杂的看着毕庆堂,“不孕这个病,和医学上其它的病症不同,只要器官都在,不孕,就是个概率问题,说不能怀孕,其实不过就是怀孕的可能性低一些,生育本身就是带着神秘色彩的事情,天时地利人和都达到了,可能性再低的事情,也是会实现的!”

    毕庆堂闻言连连点头,对着林稚菊欣慰无比的说,“好一个天时地利人和!说得真好!你们这几个医生啊,都是很有些能耐的!”说着,他满面笑容的起身告辞,开门前,林稚菊忽然把他叫住了,“毕老板!”毕庆堂听她喊便回过头来,她犹犹豫豫的说,“前些日子,央央也问过我一样的问题,我也是这么回答的,她当时听了我的话,开心极了!”毕庆堂听她这么说,一时喜难自胜,他抬手挥拳在门上,克制不住的由衷笑道,“是真的!竟然是真的!”

    林稚菊见一向圆滑世故的毕老板也会有这样一面,他竟会高兴得和孩子一样,在他情绪的感染下,她真诚的笑道,“恭喜,恭喜你们!”毕庆堂听她的道喜,鼻头也发起了酸,他感慨万千的说,“有些喜事,真是你想都不敢想啊!”

    他到诊室门外时,正看见谭央给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孩看病,她很有耐性的看啊听啊,末了开了药,将药单递给孩子母亲时,她顺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脑瓜,她那满目的笑意和一脸的稀罕看在毕庆堂的眼里,使他险些跟着笑出了声,就在这一刻,他的心,也化成了一滩水一般,至清、至绵……

    出了医院,坐进车里的毕庆堂脸上带着遮不住的笑意,他翘起二郎腿,点上烟,哼哼呀呀的唱起了京戏。司机老李打着了火,开车前凑趣道,“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