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见识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“我已派那夏正去了海上。”

    胡宗宪笑道,眼前是徐文长,乃自己心腹,所以对于此人,胡宗宪几乎是无话不谈。

    “嗯。”徐渭笑道:“徐海已经伏法,大人自是要全力对付这汪直的。”

    夏正此去海上,正是为了稳住汪直。

    汪直对胡宗宪这人一直虚与委蛇,好多时候都是在拿胡总督当枪使,胡宗宪这么精明的人岂会不知?

    不过没办法,当枪使就当枪使吧,莫要激反了这个汪直才好。

    就如一开始定下的抗倭策略一样,对于徐海,必须坚决彻底的消灭他!可是对于汪直,似乎还有一点可以缓和的余地可以讲。

    虽说习惯拿胡总督当枪使,不过其实这个汪直也是帮了胡总督做了很多事儿了,比如浙江一带许多小股的海盗就是汪直派人剿灭的!

    虽说汪直此举有想垄断海上贸易的意思,不过对于朝廷来讲,毕竟不是坏事。

    “期望能早日把那汪直请来浙-江吧!”胡宗宪叹息道。

    抗倭的活儿干了这么久,什么时候能告一段落呢?

    莫说朝廷,就是自己如今都有些发急了。

    徐渭沉吟:“胡大人,若是那汪直来了浙-江,大人要如此处理呢?”

    这是个棘手的问题。

    杀了,不成。

    此时的汪直手下许多人在这都成了气候,汪直一死,反倒是没人能镇住他们!

    这些人群龙无首,也只能三两成群的来大明抢劫!

    可若是不杀!

    汪直这么大的罪过,杀了大明这么多的子民,要是这样的人都不杀,你又如何跟全天下的百姓交代?

    确实有点恼火。

    胡宗宪索性都不去想这个问题了,揉揉脑袋:“届时来了这儿,自有圣上裁决,你我就不必操心了。”

    如今也只能这么说了。

    打心眼里胡宗宪不想汪直死,这人或许活着比死了作用更大。

    可是自己又能怎么办?

    要是依了汪直的意思,得朝廷开放海禁,通商互市。

    不过很可惜啊,这个事儿胡宗宪这个直浙总督说不了算,能下这个决定的,只有当今的圣上。

    徐渭也恼火。

    汪直杀了对大明恐怕也是个灾难,留着反倒是要好些。

    不过他若是真来了大明,怕是难逃一死;可他要是不来呢,胡总督的工作没法开展,时间久了朝廷也会责备胡大人办事不利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要是这个李卫国在此,他会如何去说。”

    寻思了一下无果,加上胡大人似乎也不愿再谈这个问题,徐渭这就打趣道。

    言语说来多少有些玩笑的意思,不过胡宗宪听了却是若有所思:“他!?”

    “哼,我怕过段时间他自己都自身难保!”胡宗宪啐道。

    这些日子弹劾李卫国的折子简直犹如雪花一样飞来。

    自己手里都这么多,相信都察院那边更是会摞的有如大山一样高了。

    身为知府,一府的最高长官,竟然带头行私市,开放海禁!

    如今这事儿在两浙传的沸沸扬扬的,什么抗倭名将开放私市;什么李卫国热衷生意;更有甚者说这人是在同汪直做生意,有通敌卖国之嫌!

    这个李卫国在这才当嘉兴知府没几天,弹劾的折子已经这么多了,这人日后在官场还怎么立足?

    虽说大明的官员被弹劾属于正常,不过如此多弹劾你的折子递上去,你就不怕三人成虎?

    况且大明海禁的规矩行了一百多年,如今你这厮竟然公然的干起了互市的行当,尽管当下有稳住汪直这个牌子罩着,可纸又哪里包的住火?

    真不是个让人省心的人!

    胡宗宪心里寻思道。

    “过几日老夫也要弹劾他一本,省的届时朝廷怪罪老夫对两浙官员监管不利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”

    胡宗宪说道。

    两浙几乎尽数官员如今这都有弹劾这个李卫国,既然如此,那我胡宗宪不如也参上一本,随大流嘛。

    徐渭苦笑一声,这李卫国说来是个足智多谋的角儿,可如今这竟也成了众矢之的了,真不知道他的智慧都用到哪里去了。

    “胡大人舍得?”徐渭笑道。

    “舍得,当然舍得。”胡宗宪气道:“这人无法无天的,要是不整治一下,那还不翻天了?”

    “听说这李卫国同汪直有点交情,此言不知真假,不过我寻思着这人同汪直做了这么久的生意,难不成还能一点来往都没有?”

    徐渭忽然说道。

    胡宗宪何等聪明人?一听这就听出点意思了:“你是说……咱们可以拿这个李卫国做点文章?”

    李卫国八成同这个汪直交好,起码也是神交已久!如今自己同汪直打交道,正缺少一个能让汪直信任的角色。

    夏正是自己亲信,虽说派他去最能显示自己的诚意,不过这夏正与那汪直素来没什么交情,反倒是不美,若是能把这个李卫国派去海上……

    胡宗宪忽然一拍脑袋:“对啊,要是派这个李卫国去,那事情不会更加顺利了?”

    徐渭一笑:“我看也是有戏。”

    汪直所盼,不过是朝廷能开放海禁,通商互市,李卫国说来也是此道的忠实拥趸,二人在这件事儿上定然很有共同语言。

    而且这李卫国如今因功升任朝廷的嘉兴知府,分量也说不上轻了。

    若是能将此人派去海上,那事情会不会变得更加容易?

    而且对于如此处理汪直的事情胡总督看来也没有想好,到头来应该也只能看朝廷的意思,可这李卫国是个机灵鬼,他会不会有什么好办法?

    越寻思越觉得有道理,胡宗宪这就捏了捏拳头,道:“就这么定了,派这个李卫国前去海上!你马上给李卫国写信……额,不,本官亲去一趟嘉兴府,我要同这个李卫国当面交代一番。”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圣上,这卦上说,我大明的出路是在东南,是在海上。”

    西苑里的郝半仙同样一身道袍,认真的解释道。

    嘉靖迷信道教,所以时不时的总要乞问上天。

    求问这上天大明国运如何。

    眼下的大明算是多事之秋,嘉靖自然少不了要卜一卦,卜问这大明的前途。

    如今北边的俺答汗蠢蠢欲动,时不时的这就兵发大明,前几日大同这都告急呢;江南那边虽说徐海已经被灭,不过倭寇祸患还未见停歇。

    地方上也已有不少老百姓揭竿而起了,总之当下的大明不算太平。

    不过嘉靖自然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原因,嘉靖觉得自己能力超群,所以当下大明的问题是上天给大明小小的考验,由是他要问上天,这出路是在哪里。

    烧了内阁贡上来的青词,一整套的祈祷套路做完,嘉靖这就请郝半仙解读。

    解读的结果正是如此,大明的出路是在东南,在海上。

    “在海上……”身穿道袍的嘉靖一脸虔诚,却又有些丈二和尚。

    “卦上当真如此说?”嘉靖有些难以理解。

    “是的陛下,卦上说咱大明的出路正是在海上,在东南的海上。”

    郝半仙无比认真的说道。

    在一起研究黄老这么久,嘉靖对于这郝半仙的话深信不疑,可是今天的卦,让人有些不好理解。

    “卦上竟如此说……”嘉靖嘀咕道:“不对啊。”

    “我大明自当初太祖立国以来,就施行这海禁的政策,如今东南海边早就被圈出去了,怕是荒芜好久了,哪里来的出路?”

    嘉靖很认真的问道。

    也别说这道士皇帝啥都不干,起码还知道问问上天大明的出路在哪里嘛。

    “卦上却是如此说道。”郝半仙也是紧皱眉头,掐着指头算了一次又一次:“圣上,错不了,卦上正是如此说的。”

    乾坤坎艮……算书里都有具体的方位。

    如今根据这苍天的指示,卦上确实是说出路是在东南,是在海上。

    郝半仙也是难以理解:“陛下,按说不该如此啊……”

    重新推算一下时间,所有一切都没出什么纰漏啊,咋如今这就出来这结果?

    “出路在海上,海上……”

    嘉靖紧锁眉头,有些难以置信、难于理解。

    海上对于大明,除了捕鱼,还有什么别的益处不成?

    通商?笑话,大明乃是天国上邦,物产丰饶,互通这些对于大明没什么益处,反倒是会弄得老百姓不思辛劳,只想着投机取巧。

    相信定然不是这个意思,可是又能如何解释呢?

    大明常常封海,沿海省份往往连老百姓出海捕鱼都会受些限制,相信也不会是说的捕鱼吧!?

    那到底是何出路呢?

    嘉靖想破脑袋也想不到。

    今天这卦象,真是奇怪。

    “难不成会是江南有何星宿下凡?”郝半仙掐着算了一下,不过半晌之后看这人紧皱的眉头就知道结果了。

    嘉靖看着郝半仙皱起的眉头还未舒展,这也知道结果了。

    江南如今没什么星宿下凡,也没什么嘉禾祥瑞之类的奉上。

    除了几个倭寇,嘉靖想不到如今的江南还有什么特殊的物什。

    难不成这是上天在催促朕赶忙去解决这股子倭寇?

    或许这是唯一的解释了。

    江南是中国的鱼米之乡,大明赋税半数来自此地,此地一时不得太平,大明的江山就难以稳固!

    倭寇一日不除,江南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